星期四, 八月 31, 2006

从三千万到一块钱:一场没有胜者的闹剧

我得承认此前判断大有出入。从三千万到一元钱,岂止是出入?简直是大谬不然。昨天还在珠峰云端向世人叫嚣还我真相,今天一头扎进马里亚纳海沟,犹在寻求正义,声声唤,句句急。这是一场闹剧,一场荒谬绝伦的闹剧。

8月30日,一夕之间,富士康作出如此惊世一跳,谁人又能料到?不过,不管他豪言壮语也好,牛气干云也罢,富士康有权利进行他的表演,不管是否以法律的名义,也不管他是否信义扫地,颜面丢尽。他是一个法人,还是一个台湾首富的企业。他的选择自不用我等多言多语。他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不过,我还是忍不住好奇,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富士康如此的急转?

有人分析,富士康发起的诉讼包含太多的敏感因素挑动网民的神经,以致于群情亢奋,地方权力组合毕竟还是要服从于稳定那个大局的。看来,富士康当初算得准局部政治,终归还是半瓶醋,到底是要失算的。

也是,也不尽是。

这里有一则报道,事件发生后,“记者无国界”组织给苹果电脑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发了一封公开信,敦促他说服富士康放弃起诉。由该组织秘书长罗伯特-门纳德签署的这封信表示:“我 们相信两名记者是要报道事实,我们谴责富士康的反应。因此,我们要求你为了这两名记者干涉此事,使他们的财产解冻,使富士康放弃诉讼。”而苹果电脑发言人 Jill Tan表示“苹果正在幕后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好复杂。我相信,正是国内那只看不见的大手和国外那只看得见的大手一起搅了富士康的局。真够悲哀的,为什么中国哪怕一点点的正常化都少不了国外力量的介入啊?这完全是中国人自己都可以做的啊?为什么我们不但做不好,而且做的还那么的不光明?

还是回到案件本身。事情起因是富士康血汗工厂。在没有任何权威部门法律结论支持下,富士康那样离谱的诉讼到底玄机何在?到底有没有谱?

看看直到今天那些劳动部门、那些工会组织还在保持沉默。也许,这沉默就是富士康的底气所在。你可不要以为,富士康玩的就是钱。人家可是资本家。

和这些部门的消极作为不同,深圳的那个法院倒是积极地忘了给被告送达诉讼文书、积极地把被告老婆的财产也给扣了。为企业保驾护航,谁还能做得比这个好?!你可别告诉我,这个法院是被那30万诉讼费烧的!

富士康的好事都搅黄了,但不代表媒体的胜利,即使他们赢了官司。中国的媒体从来都做不了赢家。

这是一场闹剧,一场没有胜者的闹剧,血汗工厂的工人可以作证!

星期三, 八月 30, 2006

富士康事件的第三方

富士康事件原本就是“血汗”工厂存在与否。当事者有两方:资方——富士康的这个下属公司,劳方——那些工人们。

在中国血汗工厂的存在似乎不是秘密。这方面也只有我们伟大的中流砥柱国有企业做得在比较中还是最好的,其他各种所有制的工厂大抵都是不能拿到太阳地里亮亮的。

劳工问题在发达国家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因循,这个底线那些跨国企业心知肚明,也是无能如何不敢突破的。就是这样一向在发达国家守规矩的企业一旦到了我们这里,都要大肆作恶,典型的事件就是沃尔马死活不许工会组建(据说目前终于开禁了,不但建了工会,还建了党支部)。大家都这样了,台湾企业自然也不能免俗,能榨的血汗能挤的油水凭什么不要?

这意思很明白,基本上富士康血汗工厂一事,说没有,你信吗?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气候,无论是劳工在中国的实际状况,都注定这是一个无奈的现实。不过,今天讨论的重点不在这里。

好在如今关注劳工状况的还有一些国际组织。让人难过的是,这也是一些工人状况改变的最后一根稻草。

世界那么大,指望国际组织事事过问也不现实。而国际组织的关注重要线索来源就是媒体报道。
我们发现富士康事件大都没有超出这个模式。

国际媒体的报道,这是一个第三方因素的出现,促使富士康的采购公司苹果进行调查,虽是利益单位,结论也多少证明富士康公司屁股不那么干净。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国内第三方的表现行色各异,大多数让人感到愤怒和悲哀。

首先,劳动监察执法部门至今还在保持沉默,没有任何作为。至少截至目前为止,没有当地劳动监察执法部门就此事件的任何动作和表态。从劳工的角度来看,从法律的角度看,他们失职,他们属于行政不作为。

不过,事情总是多面的。从富士康公司来看,这些劳动监察部门服务的还算满意(微有瑕疵是没有堵住事件的曝光)。而劳动监察部门要负责的上级政府无疑对他们也是满意的,保持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些劳动监察部门功不可没。

这次事件中最惹眼的还有两个第三方:作为媒体的《第一财经日报》和作为司法机构的深圳中级法院。

被卷入漩涡的是报社的一个记者和编委。记者作为报告倒还可以理解。编委列为被告,这个想象力不一般。对于事件的报道,第一财经日报是尽职了。事后记者遭到富士康的如此凶猛的反攻倒算,确实恶劣。不过,作为法人单位,作为记者供职单位的报社,在富士康诉讼发生后,表现不能算是上佳。报社未能采取强有力的法律措施和手段,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为涉案记者维护权利,而采取了先是要记者和富士康委曲求全的和解等等手段来息事宁人。太怯了!希望后期报社能够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还有就是这个深圳法院。应该说,富士康有权利诉讼,但就目前案件披露情况来看,3000万诉讼当属恶意诉讼。如此恶意诉讼之所以能够在深圳迅速立案,并获准采取进一步的司法措施,原因最浅层面的当然是,深圳法院在如此巨额的诉讼中经济收益颇厚。请不要质疑他们的专业水平,我相信民事诉讼法条文中的汉字,他们还是都认得的。

再往里一层就是,深圳法院对于媒体的敌意不是一天的了。大家有功夫可以查查当初他们是如何处理《财经》一案的。

还有就是,众所周知,地方法院就是地方的法院。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地方领导,地方强势集团的利益,对于法院的是什么影响,大家都清楚。所以,目前这个走势最是当然。

让人心寒啊,唯一一个还敢说点话的第三方估计大去之期不远矣!



相关阅读:富士康案中可疑的第三方力量
《财经》特别发言人关于《第一财经日报》两记者被诉、财产被查封事件的声明

星期二, 八月 29, 2006

富士康何敢如此的猖獗?

两个月前记者王佑有关富士康血汗工厂的一篇报道, 遭到了这家公司千万元的天价索赔,有人惊呼其为“恫吓和讹诈”

记者的报道是职务行为,只告记者不告记者供职的报社,天价索赔金额。其用心确实耐人琢磨。
最早揭露富士康的是英国《星期日邮报》,《第一财经日报》不过是跟进者。引起国际关注和苹果公司调查,是英国这家媒体,而非国内媒体。矛头所向,自然也是斟酌了一番。

是的。富士康有权利这样起诉,也有权放弃对王佑供职媒体、对英国媒体的请求,只要他愿意。

但这行为确实出乎一般人的意料,按照惯常的思路,如果一家公司为媒体构陷,造成商业信誉巨大伤害,那么要求媒体为其侵权付出代价,挽回经济损失,都在情理之中。进而,对于英国媒体和国内媒体的诉讼也都在情理之中。在对媒体诉讼的同时,请求涉案记者承担法律责任也是自然的要求。但对记者的追诉,处于从属地位。

可是现在的富士康反次为主,以末做本,这种诉讼策略着实煞费用心。

以最投巧的方式、最可控的手段、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是再正常不过的思路了,富士康看似另类的的选择其实暗含玄机,看似天怒人怨的作为其实最得权势者的欢心。富士康看准了七寸:

事件引爆后,国内的劳动部门始终缺席。这种反应是正常的,如果他们介入了,反倒匪夷所思。超低的劳动成本、近乎无有的劳动保护、差不多是非法的劳工组织,一直是地方政府吸引外资,提高GDP的重要手段,劳动执法部门此时发声,显然不利大局。你敢不承认,执法部门的不作为和沉默,不是富士康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一个健康的社会离不开发达的媒体监督。中国也不例外。正是这样也才使得中国各类媒体日渐发达。但,中国有例外的一面。媒体的功能在中国被扭曲为宣传和炒作,而监督或者看门狗的角色一直都为基于种种借口的有关部门封杀。

监督是媒体的天性,也是媒体的价值与市场所在。时不时的总会有漏网的监督出来。这样的监督总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而且往往死的很惨。不是被滥诉败诉,就是被下了封口令,拟或是撤查关门,甚至于下了大牢。尽管监督可以给媒体赢来声誉和市场,但这是油锅里捞钱,下场真的很惨。

这样的媒体,富士康干吗不打!

给点颜色,自己出口恶气,而且还能弄点小钱,还可以帮达官老爷们出口气,进而疏通政府关系。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你还不要不相信。在中国,没有什么不可能!这里不是海峡对岸,说什么富士康故事,除了添堵,有什么意义?

什么都不要说了,照KESO说的,我们娱乐去。以我们高声的、惬意的喧哗,淹没资本与权力的游戏吧!




星期一, 八月 28, 2006

书生老苏

老苏头天来,第二天就走了。本来说好周六要再聚。突然一个短信:“有事先回了。谢谢。再联系。”明白那是他不想麻烦。

多年分离见一见就够了,总是吃吃喝喝,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又不是搞关系。” 他一直在推却下一次的安排。老苏还是那样的单纯,样子看起来憨厚死了。

7年前,我和他一个宿舍,都以用功著称,且都狂喜欢书,古今中外,管她什么专业不专业,凡好书都要据为己有,如此方可食有味眠有畅。

虽穷,到底还是聚了不少的书。就这样远近闻名,以至外院系师友也时有到我们这里淘宝,本院一众人等更是赏了一个雅号“院第一资料室”给我们。这是在鞭策我们啊。书,无论如何比不上正规军;但敛书气势和专业态度,还有给来访者的服务,那可是飞越资料室数千年啊,人间资料室只可心向往而实不可至。这是种境界。

“第一资料室”解散的时候颇为壮观,老苏大概用了十七八个编制袋,我也耗费了十一二个,像蚂蚁搬家,来回的挪动,累得半死搬到车上。然后,我们挥手作别,潇洒地宣告一个资料室的解散。

那是我们人生最可宝贵的岁月。那一段,读书最专心、最系统、也最受用,除了读书,就是神侃读书所得,粪土学术诸侯,傲视一切垃圾。

确实算得上臭味相投。在兄弟们纷纷挤上末班车施展功夫泡妞的泡妞,挣钱的挣钱,而这两个死脑筋的东西,除了夜半时分在校园里狂奔(据说那是锻炼),没有任何异动。

离校了,和老苏天南地北,各自东西为人生谋饭食。几乎失去了任何联系,有聚会老苏也从不参加。有人问起老苏,我只能摇摇头,真的不知道啊。几年下来,一个神秘的故事开始流传:那故事说老苏发财了。

下了车,老苏就直奔我而来。下楼时,老苏已远远地冲我扬起手。看上去,老苏没有变化。“就是没有想法,也没什么烦恼,没啥窝心的。”

“还这样喜欢书”,看着我满满三壁铺天盖地的书,老苏叹口气。

一路溜达着向饭馆走去,半道老苏猛不丁冒出句:“你外表没啥变化。我们一样。”感情这半天都没有留意我啊。

“不一样啊。现在买书多是装点,读书多是打发无聊。”我这话不是谦虚。

中午的阳光很好,虽是初秋,却很舒服,打在老苏的脸庞上泛着红。我们相视一笑。

“以后可以在网上讨论,比如神学与法问题。”对老苏的建议,我只能含糊地应承着,我知道,对于懒惰如我这怎么可能啊,而且神学、法学是什么东东我可是无知的无颜对人。

“做过买卖,赔的太厉害。不过那是读书的另一种形式。”一瓶啤酒下肚,没看出老苏脸上有任何变化,还是那样的平静,“尝试各种生活也是行万里路。这样才会真正知道读书是最好的生活。”

星期日, 八月 27, 2006

乱谈孟母堂


本来想缓几天再说说孟母堂这个事情的,没想到andrew在两个相关帖子都有留言评论,洋洋洒洒,高论迭出,精彩纷见。不应对,怎么都不好意思。

当然,我现在还是不会涉及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那好吧。我们还是回到孟母堂这个事情上。就事论事,也许看得更明白些。

孟母堂是什么?

上海松江区教育局2006717针对所谓孟母堂教育机构,作出沪松教[2006]94号告知单称:经我局查实,你处设在新桥镇南路1298 号锦轩别墅156号的孟母堂教育机构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第八条、第十五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属于非法 教育机构,从事的是非法教育活动。

而在当事一方的行政复议申请书则认为:《告知单》所告知的对象为设于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新南路1298156号孟母堂教育机构。但上述地址为申请人私人住所,并未申请登记为教育机构。家中客厅所挂自制的孟母堂圆形纸匾,是依据中国传统,家庭自定用以勉励家人及孩童的一个庭训匾额,绝非机构名称。”

显然,孟母堂当事一方如此辩解,有法律策略上的考虑,但至少道出这样的事实:孟母堂未登记为教育机构。从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材料看,孟母堂应该不是一个法人机构,也未从事过社团活动,应该是一种家庭教育形式,至多是多个家庭的自助合作形式。注意,不是机构。

那么,教育部门对其认定和处理就多有值得考量之处。直接一点说,上海的教育行政部门行为缺乏法律依据,教育部的否定更是无稽之谈。要是在一个法治国家这问题就大了,政府行为没有法律依据那可是违法。在中国,也许事情是倒过来的,要求你公民行事要有法律根据。

不管怎么说,也不管你是上海教育局或教育部,孟母堂他们都是管不着的。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义务教育是干吗的?

正如这位刘莘老师所言:“义务教育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每个孩子一生中都能够享有最起码的一段时间的教育。义务教育应当是兜底式的教育,也就是说,它是基本保障,但它不应当排斥更适合某些孩子的其他教育。”

正如,上次谈到的那样,孩子的教育权选择在监护人而不是政府。对,这个教育权必须在法律的规范强制之下,监护人不得逃避或者损害孩子的教育权。而在孟母堂事件中,孩子的权利得到落实。

刘莘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既没有帮助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允许跟不上趟的学生留级。……孩子在跟不上、厌学的深渊里越陷越深。这种情形之下,孟母堂无非是为这些实际上失去学习机会和兴趣的孩子提供了另一种学习途径。从所有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来说,这种途径是对孩子受教育权利的侵害还是保护呢?我想答案是明确的。”

这也是法律上的空白:如果政府指定的义务教育机构提供的是伪劣服务,法律该如何救济?

道理是浅显的:保障孩子教育权利的落实是目的。孩子有权利选择其他的教育形式(通过监护人),而不是在政府指定的教育机构这棵树上吊死。

但还有问题:一,政府本来有义务提供教育服务,现在政府的这个义务没有兑现;二,对于家庭条件好的,或者是像孟母堂这样多是经济条件说得过去,或者是像郑渊洁那样的都可以自救,让孩子脱离劣质服务的苦海。那对于穷孩子,岂不是活该倒霉?好不容易有学上,还是这样的次?!

那么,这就是要育完善的另一个方面。对于这种情况,政府应该提供补助,让孩子可以另有选择,或者是对于孟母堂这样的形式给予资助,以落实政府义务,落实孩子的教育权利。

但现实是,教育还是一个巨大产业和利益集团,对于稍有触及自身利益的无论如何都是要先灭了再说。管你什么权利不权利,法律不法律。

无论如何不同意什么中国人喜欢斗争的观点。而事实恰恰相反,有多少人敢为自己的权利起身抗争?不是多,简直是少之又少。也只有为了自己以及孩子教育权利抗争的人越多,教育垄断才越有可能打破,公民才有可能获得优质的教育。

当然,政府在义务教育上也是富有重大职责的,那就是监督和管理,落实公民的教育权利,而不是部门利益。

匆匆行文,多有错讹,容后再改。

星期六, 八月 26, 2006

再说义务教育的选择:答penglei

不知道为什么,blogger上beta界面登陆不了,这个倒还好解决,那就从后门进吧。比较让人郁闷的上面的评论看不了。唉,光是浏览自己的页面,却不知道别人都做了怎么样的反应,说了俺什么坏话,你说还能不心急?想起当初博客的设置是允许评论,而且发送到本人的信箱里。这个也许可以救我?

一看,还真有,终于看到评论了,是这个叫着penglei同学的。他留下了两段话:

  • 虽然我很方案中国现在的教育,但我更反对这种孟母唐之类的私塾。 我没有仔细关注过这个话题,只是看了一个从你这里给出的链接: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6-07/11/content_4816925.htm 抛开那文章的官方背景导致的偏见不说,说说自己的想法: 1,孩子的年龄是4-12岁。这个年龄该学习什么? 2,居然学习易经。这东西学了去算命?这本书到现在怎么翻译还没有
  • 完全弄清楚。 3,长达两个小时的连续授课是否对4岁那个年龄的孩子的身体有影响? 4,这篇文章上没有说他们读的具体是什么书,不过论语孟子大学中用肯定是要读一本或者几本的,那4-12岁的孩子能否读懂这些?更别说老庄那些玄了去的文章,天知道北冥那只鲲是什么。 5,貌似还要学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的文章现在的你我估计都读不懂。 6,《大长今》成了“对孩子成长有益”的电视剧了? 只是从那个链接上看到的。
还有一段是:
  • 应试教育就是从私塾演化来的,莫非还要披着现在的马甲回去?
上回我说了,义务教育不是唯一选择。关于孟母堂事件,他们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教,不是我关注的重点,也不是这次话题的中心也许下回可以好好讨论讨论。要等孟母堂事件尘埃落定、有关部门消停之后吧,不然很容易混淆视听的,帮一把倒忙的。

我关心的是事件最核心的问题,人们有没有不选择义务教育,说白了,有没有不选择公立学校的权利?这个是关键所在。

简单罗列一下我的基本看法:

  1. 每个公民都受教育的权利,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宪法规定的权利。对于孟母堂事件来说,孩子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这点不容讨论。
  2. 政府有帮助公民实现教育权利的义务。对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政府有义务提供教育保障。孩子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 父母作为监护人,应保障孩子基础教育权利的实现。

那么在孟母堂事件中,孩子也受到了教育,父母也提供了教育,也未见孩子或者孩子的父母投诉政府义务教育不作为,看起来,一切好像都NO PROBLEM啊?问题出在哪里?

显然,对于义务教育的理解是要害所在。我们知道,义务教育是最基本的一种教育形式,主要含义大致可以理解为,政府为孩子提供免费的、或者说是公费的基本教育。那么,不选择义务教育是否违法呢?

那要看怎么选择,如果剥夺孩子的教育权利,在孩子受教育时候制造各种障碍,无疑孩子的父母、或者政府违法了。而不让孩子上学、解散打工子弟学校,都未出现在孟母堂事件中,也就可以忽略不谈。

选择让孩子出国读书,这个无论是舆论、现实,还是从法律实践上,大家都默认这种教育形式。显然,在这种教育形式中,家长或者叫监护人付出了更多,政府基础教育的义务被豁免。一般也认为,这种教育显然要优于义务教育。

对,法律并没有禁止义务教育以外的教育形式。那么,很显然,孟母堂事件中父母的选择没有问题。他们有这个权利。

还有另外一种思路,谁更清楚孩子的教育需求。只说一点就OK:谁是监护人?谁是孩子的利益最相关?

当然,前提是孩子的基础教育有保障。

一句话,在孟母堂事件中,无论是上海有关方面,还是教育部,所为都是非法。没有法律根据嘛!而家长的选择理应支持。合理合法又合情。

星期四, 八月 24, 2006

撕开面皮给你看

《卧底经济学》(the undercover economist, tim harford)没那么恐怖。其实,这本书散发着浓浓的咖啡香,不但可口,而且充满情调。千万不要误会,这可不是一位半吊子专家故弄弦虚的卖弄之作。不是的。 那么复杂、纷乱的现象,艰涩、费神的理论,居然可以那么悠悠地道来,文采飞扬,思路灵动,可喜可爱。以致于我的一位朋友这样说道:“这些个头脑灵活、才华横溢的家伙啊。嫉妒死啦。”

看看这个家伙都告诉了我们什么真相吧!

眼馋星巴克的生意吧?咖啡那么贵?可生意咋那么好呢?看到没有,星巴克是不去人迹罕至的冷静地方的。虽然在那样的地方,喝喝咖啡绝对比地铁站、比写字楼惬意,也虽然那地方地租不贵,甚至于人工也满便宜。可他就是看中了这地方,优势就在于他的位置。这是因为星巴克的隔壁根本就没有比他便宜的咖啡可以买!星巴克为这个位置支付了高昂的费用,排斥了其他竞争对手。贵还在于他是垄断性地租。

嫌贵,你可以不去喝啊。星巴克盯着的是那些步履匆匆、渴望歇下脚,特别是对价格麻木不仁之辈。嗯,来吧,这里有香喷喷的咖啡、这里安静又舒适、就在你眼皮底下。星巴克,为你做好了一切。价钱,你会多管吗?尽管刷卡就是啦。

这样的地方不可能做中餐也不可能做二手车。不是说不适合,而是说,那些地方的顾客哪里如咖啡客那般匆匆忙忙。经营成本高不是问题,这里人多啊。他们啊,有些钱,有些傻,啊不,是不在乎。财神啊。

来的都是客,来的最好多掏钱。那就给你香浓的咖啡再加加价吧。没开玩笑。星巴克一直是这样做的,采取各种巧妙的定价方式,一定要让顾客忽视价格问题,一定要把对价格最不在意的顾客找出来。唉,好人啊,怎么就和冤大头一类啊?

咖啡可以不喝。你原本就是喝茶的人,或者说,星巴克根本就没有把你作为客户来培养。那超市你不可能不去。只要去,一样挨宰!不信?接着瞧:

惹不起躲得起,再说了,你也很懒,进了超市拿起货就走,绝不多逛,绝不多花冤枉钱。哈,这个念头一有,你就注定了要多掏腰包。知道吗?超市的货品摆放,可是大有学问,最挣钱的就在最显眼的地方。什么?你一定要自己个找出最便宜、最实惠的,那你就找吧。能不能找得到我不敢说,只是你还记得你的进门戒条吗?

超市又在大减价,昨天还要900块,今天只有300就可以抱回家。这个就是你亲眼所见。心动了吧。可是,你知道吗?搞乱价格恰恰是超市最善用的伎俩。什么意思,再说明白点。也许,这件东东原来就只值250呢!

说了半天总算明白了,买的无论如何也没有卖的精。这是老祖宗告诉我们最质朴的真理啊。

也不是这样,比如买保险,买健康保险,你就要比保险公司精明的多。保险公司对你的健康怎么也没有你清楚。那么,你感觉自己很健康,而且你所有的祖先都能活到100岁,你会买吗?除非等于白送。

这样的话,保险公司即使不关门,这个健康保险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做了。但事实是这个局面没有发生。

说什么呢?我不能叙述了,还是拿起哈福德的这书找找答案吧。面皮撕开了的滋味很爽哦。

义务教育不是唯一选择

教育部又说话了,这次是禁止一个叫着“孟母堂”的家庭教育机构。

孟母堂,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孟母堂的课程除了儒家经典之外还有老子、庄子等道家经典,也有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更有佛经,中医养生等文献。而英文教学,以莎士比 亚戏剧、十四行诗、圣经、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著作为脚本。加上中西音乐、游泳、瑜珈等体育锻炼,孟母堂更近似 与西方所谓Lib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今年7月孟母堂被媒体发现,许多家长对这种形式的教育表示欢迎。

针对“孟母堂”的私塾教学方式,张文认为,在如此封闭的家庭环境之中,是学不到许多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也不能保证学生军训等活动,更重要的是,许多需要孩子在学校里养成的自立以及与人相处等能力都将会缺失,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这位叫着张文的官居教育部法制办副主任。看来这位也就是官帽子上顶个法字。这位法制大人真个是一派胡言乱语、满嘴跑火车:

家庭环境就叫封闭?何况孟母堂有12个孩子,更不要说,他们还延聘了诸多老师。爱国主义?这是个什么东西?那岳母刺字算不上爱国主义?那一天学没上过的人,就没有爱国主义?在学校养成自立和与人相处能力的缺失?这又是哪里的话?难道没有学校的日子,我们都是野兽?

这位官员也太能胡扯了。这些干法律甚事?

倒是孟母堂再一次把教育的嘴脸端到太阳地里:大人们,你该知道中国当代学校教育有多失败,结构性的、体制性的,也是知识性的,一败涂地啊。这不是危言耸听。有过在学校求学经历的人都可以作证。结束学校黑色的生活,一旦走上社会,会发现自己是多么的失败。专业知识完全落伍于实际,价值观的教育必须颠倒重来,社会现实和学校的描述更是不知今夕何年。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调试和自我再教育,从这样学校出来的,天才也作垃圾。

不要说我的观点偏激。而这是应试教育、产业教育和官僚教育必然后果。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教育。而不是其他。

终于,张大人切入正题:

张文最后表示,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是广泛征求人民意见的产物,对于其中的具体内容,即便是反对者也必须遵守,“不论家长再有本事,也必须进学校。”张文说。

让我说什么好呢?孩子出国读小学、初中行不行?这个违法?!

必须提供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义务,接受义务教育是孩子的权利。什么叫权利、什么叫义务,这位法制主任大人还用我给你上课吗?

不要搞错的是,义务教育是最基本的形式,义务教育不必然等于必须要进入现有的学校。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有权不选择现有的义务机构,而可以提供替代的教育形式:比如出国,比如home schooling。政府应该给予相遇的帮助与辅助,而不是相反。

如果说,在义务教育上政府要有所作为的话,就是多下功夫解决上不了学的孩子们,多多建立一些民办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机构。而不是其他。

扼杀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育选择,何止是违法,简直是犯罪。

星期三, 八月 23, 2006

窝囊不过做“超迷”

不知道张国立,直到有一天看到媒体上有人指天发誓“如果影片不赚钱就不再拍电影!”看他这架势,不是电影教主,也胜似教主。那一刻,我深感惭愧,自己竟然这么多年不知道张国立!这么多年差不多是白活了。

我没看明白,不知道说狠话的这主是因为拍电影坏了自己造钱的手气,于是和电影结了梁子;还是因为电影挣了大钱,而遭受做假账的指控蒙受不白之冤,情急之下,发了飙?

那潜台词好像是说,他要是不拍电影了,全世界只有看烂片的份。那后果不堪设想。

庆幸的是,他是一个中国导演。最庆幸的是,我从没有迷恋过中国电影。看来他拍不拍电影,本是无足挂齿。

也是啊,不说说狠话,恐怕连秀秀自己的机会都没有。

这真的是一部烂得不能再烂的片子了。你看,有人惋惜:希望他能够坚持。嗯,这个时候需要彪悍的脸皮。再怎么烂,也得连着烂几回,这样才专业啊。烂一回算什么啊?

惋惜的不仅是制片人,还有一干如我这样说闲话的:只可惜在电视剧表现不俗的他,在这部导演处女作的表现相当的令人失望。是的,这意思差不多是往张导脸上扇了耳刮子又啐了吐沫,你就甭玩了。电影我是没有看过,就看张导这要死要活的劲头,看来真够让人失望的。

换换思路吧。张导这些表演也未必不是一种商业操作手段。你知道,玩一些令人作呕的把戏吸引人气效果不错。人多,才好挣钱。

不容易啊,为了艺术事业没啥不能献的;为了票房,你说还有什么没有不献的?且慢。好像还有人没有献出热情来。

这个片子的主演乃2005年超女前三甲之一的周笔畅。他们发现这个超女粉丝“笔亲”对周偶像电影票房支持不够。这个调调频频见诸舆论。

倒!这都什么理啊?当年做一回,支持这个周超女进入决赛。那我就要一生一世被她绑架啊?不但被她绑架,还得被一切如张大导绑架?这感觉怎么像一朝被蛇咬,日日怕井绳啊。摊上牛皮癣啦,铲都铲不干净。

郁闷。最郁闷的是,这些“笔亲”还很委屈:我们已经尽力啦。晕死啦,难道“笔亲”是和这个周超女分成的吗?

做什么本是个人自由,轮不上别人说什么。可这样为自己的偶像捆绑着买单,被那些人无耻地指责,无论做什么都得一路买单。不如此,不但道德良心有亏,而且还得负上推脱不了的责任。这好像不太对吧。

不过,也不单是“笔亲”如此。其他的超迷也都有如此待遇。唉,可怜的超迷,偶像的名总让他们HIGH。HIGH到四肢飞天大脑入地而不自知。

看来,N大窝囊可以增加一项,而且要当仁不让名列第一:窝囊不过做“超迷”。

还是要补充一下,没有嘲笑超女的意思,只怨这些商业机构的寡毒。

找和罗二胖的请到这里

唉。老大哥又生气啦。
和菜头和罗胖子都挨毳啦。
关心他们的请到这里:
有关罗胖子的牛博网

和菜头的,可以看这里这里

麻烦啊。

星期二, 八月 22, 2006

摄影版《读书》

要是现在还有人这样形容《老照片》,不知道冯克力作何感想?

至少在十年前,当沈昌文老先生接过第一辑《老照片》,随手一翻,脱口而出:“像《读书》啊!”冯的心里该是感遇知音的高兴。又不久,有人在《人民日报》著文评价:《老照片》是一本“新《读书》”。那时候,主事者心里的一块石头算是踏踏实实地落下了地。

为了打发编辑《图片中国百年史》因为篇幅、历史或者政治敏感等原因余下的近2500多张,山东画报出版社起意出一套丛书,当时设想了两个候选名字《往事与回忆》、《老照片》。筹办期间,总编辑汪家明嘱咐美术设计好好看看《读书》,以资借鉴。

不用说,《读书》的很多东西对于《老照片》都打下了印迹。不知道这样算不算偷师?而当这一秘密被人识破,尤其是刚刚从《读书》杂志卸任的沈先生一眼看出,那个时候冯克力们的心里自是一方面欣喜,看来,终究还算有模有样。但另一方面,恐怕还是有些不安:不知道这样的学生够不够格。

《老照片》当初有四个专栏:旧事重温——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故时风物——怀旧;私人相簿——私人化历史叙述;秘闻片影——揭密。《老照片》的出版带动了中国“图文书”的热潮。她的发行量最高时达50万份,出版周期也又原来的丛书,改为季刊,到如今的双月刊邮局发行。出版至今,《老照片》都让人有所期待。应该说,她是成功的。

沈在时候的《读书》许多人今天提起来都还是心向往之,用一句俗的不能再俗的话说就是:“中国读书人的精神家园。”而1996之后的《读书》先是让人不安,接着不平,最后是无奈,最最后干脆忘了他的存在。

一本以摄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图书竟然都会师法《读书》,这是那个时代的风景。也许,在这个意义上,冯克力乐得一直作摄影版的《读书》。不过,那个《读书》属于20世纪。

星期一, 八月 21, 2006

北大打死不认错

前两天看新闻,教育部力挺北京大学 说北大没有问题,可能是邱教授误会了。北大更是怒不可遏

1998年以来,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有一套完整的机制,被引进的人才绝大多数在海外都具有很高的学历,有过重要的学术任职,并做出了较高的学术成就。邱成桐的说法是“极不负责任的,并且造成了恶劣影响”。这一说法当然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

今天突然想起来这个事情,就跑到北大的网站和教育部的网站,挖地三尺,也没有找到他们这些义正辞严的声明。看来,自个也觉得这样蒙骗下去,除了把自己当白痴,是没人信的。那就干脆再掩耳盗铃一把,删了这些新闻,图的是自家耳根清净,管他外面的口舌声讨。

总之,事情就是这么的。我北大、我教育部懒得理你们这帮无事生非的人。

我就奇怪,教授的事后回应提的要求怎么就那么难:既然你北大随便讲他们没有问题,那他们可以把名单发表嘛。名单发表我们一个个对就是了。北大讲没有问题,为什么不公布名单?

那作为教育管理部门为什么不能公布这个名单?这个是商业秘密?还是国家机密?分明是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丘成桐这样讲:

“中国很多大的项目,表面上请了很多人来,特别是引进很多外国专家,实际上都是假的。很多名教授在国外是全职,按照规定必须九个月在美国国内(做研究)。比如哈佛大学的教授,必须九个月在美国,只有三个月可以在外面。所谓全职引进,都是假的。为什么要作假,有钱可捞就有人做。北京大学也好,其他学校也好,给的是全职引进的钱,一年有捞几百万,为什么不捞?

“著名大学引进一个学者,用这个名字可以到教育部拿一大笔钱。这种人不止一个,有很多。《纽约时报》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

“这种做法是自欺欺人!学生带着,在北京大学挂了名,还得请别人替他教书,这是骗人。

“国内知名大学为什么要做这种违反基本方法的事情?因为学校可以拿到好处,引进某个名教授可以拿到很多经费,引进一个人,可以拿几千万的资金到学校来,何乐而不为?挂个名字,在学校的老师阵容里面又多了几个名教授,挂牌出去,排名也可以得到提升。学校拿了几千万,给你(指引进的教授,记者注)一两百万有什么关系?反正不是他的钱,是国家的 钱。骗的是谁?是老百姓,是研究生。

所以请教育部、也请北京大学不要说什么冠冕堂皇的程序合法,拿出你的事实来!也请北大和教育部不要再做偷偷删了网页这样的勾当来。这那里有一点解决问题,正视问题的诚意啊?

国家这么多的钱财就这么被白白糟蹋了?国家的项目就这么稀里糊涂被乱搞一气?那些监督部门是不是不该视而不见吧?就是不出手,也该有个说法吧?




星期日, 八月 20, 2006

巴人杨老二(五)

杨老二是巴人,土家族。自治州那里至今还很落后。

不过,风水轮流转。这些昔日落后的、不值一文的东西,在过度开发的现代工业体系的观照下,闭塞的、困顿的巴人地区如今竟然遍地是黄金。开始在商业社会显示出巨大的后发优势。那里的旅游、那里的生态产业,还有挨得着的一切一夜之间火爆得让人不知这世界还是不是昨天的天地。

不用说,杨老儿轮上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好事。杨老二一包五十年的荒山野坡全数纳入了开发区的核心地带。这可是坐地收钱一等一的、天上掉下来的天大的馅饼,估计一辈子最多也就这一回。

杨老二没有乐呵,倒是成天在人前黑着个脸,一肚皮的心事。

“都开发了,没有地了。我们还是啥乡巴佬啊?国家政策许吗?”这话说的要不合时宜就多不合时宜。

可这是杨老二的台面话,他才不会和政府开发商较劲,“那是和自己的发财机会过不去!”

杨老二承包的土地当初是没人看的上的破地。村长巴巴地签了五十年的合同。杨老二够爽,现金一把齐,整整地五十万现金。村子里乡亲一水地分到了钱,没有人不说村长好的,也没有人不念叨杨老二能干。当然了,村长也够意思,边边角角的奉送差不多十亩地。

都开发了。是不是断了村民的细水长流的财路?都开发了。杨老二那公证过的合同如何算?还有他那一排排的猪舍。都开发了。国家的禁令难得不作数了?

这些不过是杨老二的筹码。他不着急。他不会和他们斗。没必要。他在等着他的大鱼上钩。据说,他的开价是300万,目标嘛,到手200万。

他设想,这事半年左右可成。

到时,他就开个拉客的出租车和老婆乡里城里跑跑,有人就拉,没人就当赶集。逍遥自在。他不想再累了。

《四库全书》至多装装阔

至今没见过这个庞大的书库,只是听说。听说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最近都会重印,买的人也不缺。

很多年前,年少轻狂可能暗下决心,要通读一遍。随时日流转,这个愿望也不知跑到那里去了。想来,置办一套需要不菲的财力,而阅读一通更不容易。放弃这个念想再明智不过。不然真的会钱包遭劫,人遭罪。

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钟书河老先生引证的几个资料,殊为有力:

“中国读书人说起《四库全书》来,总是五体投地的佩服,这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它本身是誊写本,不讲校勘,远不如后来诸家校本之有学术价值;尤其是按照皇帝的意思乱改古书,如乾隆尊崇关羽,改谥壮缪为忠武,将陈寿《三国志》里的本文也改掉了……”

周作人说的明白,没有校勘的誊写本,其根本不值得什么敬佩。按照皇帝老儿的意思编排史实,甚至到了本文都可以篡改,你说这不是糟蹋,是什么!

鲁 迅在多篇文章中也有过类似的批评,认为《四库全书》“如果有别本可得,就应该用别的善本来替代。”《四库全书》的谬种流传还不单是错讹害人,“文字狱不过 是消极的一方面,积极的一面则如钦定四库全书,于汉人的著作,无不加以取舍,所取的书,凡有涉及金元之处者,又大抵加以修改,七经,二十四史,《通鉴》, 文士的诗文,和尚的语录,也都不肯放过,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处所了。”

这样差不读是一本烂书了。

连乾隆爷都觉得汗 颜,据瞿兑之《读史零拾》说,这个皇帝老儿不止一次的指责讹误四库全书“累牍连篇”“竟不胜枚举”,大为光火,于是对总篡官纪晓岚、陆锡熊“薄示创惩”, 对总校官陆费墀更是革职还嫌不够,要他出资要把扬州的文汇、镇江的文宗和杭州的文澜之书装潢制函排架。估计这个哥们不破产都难。

而这一切乾隆又如何脱得了干系?当年还不就是专为他启动的项目?专供御览的贡书?从这个角度引发来看,那些世人视为宝贝的其他皇家贡品之类,到底是不是有那种种的好处,也是十分可疑。

不过,这个书库也许还是多少有点价值。那就是其独有资料的部分,但这些也是要和其他部分对照才可小心使用的。而这些独有的资料终究是不多的。

巴人杨老二(四)

头两年,杨老二又成了农民。

回到村子,他一下承包近两百亩的山坡地。乡亲们说:“杨老二眼拙,好坏都分不出。这样做庄稼,裤子都会贴掉。”

杨老二才不做庄稼呢。他养猪。刷刷刷几下子,猪场圈了起来。这猪圈大的,方圆百里,没人能比,没有人见过。不过,杨老二那泼皮劲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三四百头猪,全是他夫妻两个一起打理。根本就不遭第三个人手。

每天早早地杨老二都带着老婆,开着三轮车“突突突”地进城觅泔水。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一做又是好几年。杨老二靠着养猪再次发达。

市场经济什么都不免费,泔水也不例外。杨老二战友多,开馆子的还真不多。好不容易跟这个沾边,但人家的泔水已是有主物。战友是福利院院长,一拍胸脯:“这点福利给你。”代价是年费150元,比原来打了个五折。

杨老二捞着了便宜,也没忘了报答。年关还没到,杨老二就早早地放出话来:“今年过年,我给福利院杀头猪。请老荣退军人吃胞汤。”巴人把吃刚杀的热猪肉汤称胞汤。战友高兴,老人高兴,福利院的领导单位高兴。

腊月二十三小年,老人们翘首以待。

战友在外公干,突然接到电话:“这猪杀还是不杀?院长。”

“怎么啦?”

“这是猪吗?跟狗一样。没见过这么小的猪。”

“杀。我战友送的,哪怕是跟兔子样,也杀。”

不几天,见到杨老二。杨老二许诺:“明年我还给你送猪。跟那个差不多。”

据说,小猪肉除了听和看上去不怎么养,吃起来那味道真不错。

星期五, 八月 18, 2006

巴人杨老二(三)

杨老二赶上了好时候。厂子危机重重,眼见着不行了。机制要转换,工人们也只有哀叹抱怨命不好,而杨老二却不。

机会来了。

城市改革一直落后于农村,连名词都是借用的“试验田”。杨老二和自家未出农门的兄弟一样拥有了一份自己的责任田:他包了车间,每年向厂子交足任务,亏盈自负。这法子灵光了好几年,杨老二的腰包鼓了不少。

不过,只索取不施肥,“地力”终究会被老二挤榨尽尽。

怎么办?不劳杨老二费神,上面已有政策,减员增效。对,对,把人撵走一半,吃老本都挣钱。心思一定,杨老二才不在于这个哭,那个闹的。只要不出活,只要不顺眼,没说的。走人。

这个份上的工人在杨老二那里哪有什么道理可讲?找组织吧。见厂长。这厂长不但是老二的领导,更是老二喂熟多年的东西。“稳定压倒一切。谁胡来呢?法办!”得,干了几十年,付出青春付出心血,最终只是两手空空两眼朦朦,凄惨结局,老实家呆着。

人力成本终有见底的一天。到了那会,即使杨老二一个人干,也没得钱挣。这时节,老二也自觉年岁已大,仕途无望。可到哪淘金啊?希望也就在这个破烂厂子上了,还能打打什么主意呢?

都 是逼的。杨老二这下自己当业务员,全国各地跑,拉单子签合同,手法多样,方式灵活。好嘛,全国各地拉货的车子骆绎不绝。一天到晚厂子车间门庭若市。但奇怪 的是,只见出货,不见回钱。厂子是国家的厂子,何况还这么红火的生产,有那么多的业务呢,政府自然要管,于是贷款不断。干活的工人只要有钱拿,也没功夫和 胆量管什么问题不问题。

问题还是来了。杨老二连车间的设备都卖。终于卖的差不多了,在给工人发了最后一笔辛苦费后,放了长假。放了长假的 车间主任自此不见了踪影。半年后,厂子要拍卖,发现这个车间早被杨老二掏得空空如也。这还得了!国有资产流失。查!掘地三尺的查!一年后,杨老二又神气活 现的出现了:“查吧。合同手续随便查。”据说,杨老二的手法是只吃回扣,给了好处给货不要钱,合同是在那白纸黑字写着呢,可是死账啊。查,除了成天东跑西 颠,消耗财政,找不证据。

而此时,杨老二的名言在巴乡却广为流传:“只有不出活的人,没有不出活的田块。就看你敢不干,会不会干。坏事就是好事。”看来是实践出来的真知。

星期四, 八月 17, 2006

巴人杨老二(一)

杨老二从小不成器。十三四岁时开始把人家小姑娘肚子弄大。读书不进,庄户人家识两个字也够了,不指望怎么着,这么下去会闯祸的。

父母如何管得了他?得找个专门地方管束他。给支书、武装部长托门子、搭人情、送礼,初中没毕业杨老二穿上了军装。

一离开家乡,杨老二怎么都神气不起来。当的是后勤兵,半大小伙子恁得学缝纫。猫耳洞他呆过,是在云南。离前线好远,枪炮声难得听到。这样下去,眼瞧着没指望了,还得回家刨地。

部队调防,团里分房子,政治部主任家具里外更新。杨老二的任务可真不轻。恁是天天给主任做家具套做了一年多。

战争快结束了。杨老二得复员了。啥都没捞着,这怎么行?

主任管的就是立功嘉奖,老二眼泪汪汪求告上门。“就凭你这么过硬的缝纫技术就成。”主任爽快。

二等功管大用。户口、工作立马解决,杨老二成了家乡五金厂车间主任,算是荣耀门楣了。一帮战友都眼馋。

星期三, 八月 16, 2006

巴人杨老二(二)

杨老二生的威猛,黑汉一条。面粗人不粗。

杨老二被偷。那贼手慢,老二一把抓死,小偷无法脱身。老二号令司机把公交车开到派出所。司机没法,不敢得罪小偷,更不敢违抗杨老二。杨老二怒不可遏要警察严惩偷儿。

那时候,小偷一样和警察勾勾搭搭。不过,外面上还是要遮掩遮掩的。第二天,交了几十元罚款,小偷出了局子,就奔杨老二的车间。

小偷底气足,一大伙子气焰自然不低。杨老二低眉顺眼:“请客赔罪,好说好说。怎么吃,在哪吃,你们定,通知我。没问题。”

杨老二暗地招呼越南战场的兄弟聚齐了。说是请客。没别的事。

那天到了,在当地最高档的酒店,几十小偷,近百战友,分别落座,满满当当,场都包圆了。尽是好酒好菜。排场。老板也高兴。全拜杨老二所赐。

杨老二大快朵颐也没忘了招呼众小偷:“大家吃好喝好。”小偷自然美上天了。杨老二撂下一句:“这场面够意思吧?”众人齐答:“够意思。”转脸指着偷儿对老板说:“单,他买。”

这下炸锅了。这边闹腾,那边摸过真枪实弹的一干人自然不能示弱:“老二,怎么着?我们放平了他们。”“不用。一点小误会。”老二厉言道:“这些兄弟的单也得买。”

那阵势岂容偷儿多说一句,只好乖乖照办。

自此,杨老二声威日炽,众偷儿无人敢对老二道个不字。

杨老二和偷儿的关系仅限于亲友遭贼手事后讨还。别无他情。

“兔唇”杨翁配

本周以来最热门的新闻主角无过李嫣。

这是个孩子。一个还不出百日的孩子。但她是幸运的。能够生长在天后家里,能和她比的还能有谁呢?看来一生基本衣食无虞。

看看,多没追求啊,就知道吃和穿了。现如今会有多少人为这个发愁啊。看看电视,看看报纸,看看网络,如今啊,太平盛世,衣食还是问题?

好了,不管怎么说,李嫣就是这么幸运。仅仅凭着老妈是王菲,这一笔多么丰厚的资源该让多少人流口水啊!

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在提醒我:嗨!说什么呢?不会忘了窦靖童吧!不错,靖童和李嫣都是一母所生。但彼时天后的心思似乎不是一个寻常人妇可捉摸的。

但 她又是极其不幸的。不幸的不是说她生来兔唇。这样的问题不是啥大不了的,我小时候见过的多了。即使到了21世纪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小手术而已。不幸的也 不是李嫣的妈妈可能在怀孕期间磕药啊什么的,以致于种下祸根。要知道通过母婴传播疾病似乎也不鲜见。似乎不幸,但还不足以是极其不幸。

我的意思也不是说,李嫣的爸爸妈妈是明星为媒体追捧,顺带也侵犯了李嫣的隐私。这个好像是问题,但还不是我说的不幸。

吃不上穿不上,实在没办法了,反正孩子多,卖了孩子讨个活路,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也是,只要两口子有生产能力,接着生就是了。这样凄惨的故事还是能够赢得许多人一掬泪水的。

不过,卖孩子不能成为专业。那样的话,可真是天杀的了。

不要误会,我没说李嫣的父母要卖孩子牟利。但兔唇对她老爹可真是个机会,一个成为慈善大使,一个提升商业形象的机会。设立基金会,挖掘自身商业价值,这些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为什么要把这些和一个不是不相关的无辜的孩子联系在一起。这个多少让人感觉太不是味了。

没有干涉别人如何作为的意思。正如一个正当年的少妇追嫁一个垂垂暮年的老者,这是她的权利。管她爱的是唾手可得的名利,还是什么。也不管她厚着脸皮说着自己先结婚后恋爱的故事。但如今有人拿这样的事例非要往经典爱情故事上套,我觉得这事太不靠谱!别拿无耻当有趣。

兔唇就是兔唇,谁摊上了都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大好事。不是名满天下的杨振宁,这是成吗?这不是爱情,这是赢者通吃。一定涂抹爱情经典的光环,是兔唇事件的另一个翻本。

两个事放在一起不错。

碎片

今天少见的睡了个懒觉。这样舒适的温度,这样舒适的空气,这样舒适的安宁,想不宴起都难。

起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7点半啦。呵。这个时刻在很多人那里当然还是很早的。外面已是满天的阳光。灿烂。天空的颜色更是瓦蓝瓦蓝的。少见。这个真是太少见了。

已是秋天了,蝉的鸣叫照例起伏着。绿树成荫,长草丰盛。看不出秋的意思。秋的信息分明都已侵入肌肤了,看来视觉还是不尽可靠。

今天是8月15日,是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的纪念日。多了一个1和少了一个1都是不能凑整的,而所有的热闹和喧嚣只能以十进制的方式出现。这样的日子才是属于纪念的。安静的。

都是碎片。历史的。当下的。网络的。个人的。情感的。理智的。

除了碎片还是碎片,杂乱无章的交织在一起。意义和价值,因思者而来。回归本身,不过虚无,不过泡沫。这样说,是客气的了。